謝朝鐘

巴赫與楔鎚鍵琴
巴赫在音律上最重要的貢獻,是用楔槌鍵琴創作兩冊十二平均律曲集。原來的鍵琴用五度生律調音。在這種音律下,C# 不等於 Db, D# 不等於 Eb, ...... 因而當時的鍵琴只能彈少數的調,情況與中國樂器一樣。
音樂理論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提出了許多方案。最早提出把一個八度音限制在十二個平均音程的是明朝的朱載堉 (西元 1584 年), 但他對歐洲沒有影響。歐洲要到 1691 年才由魏克邁斯特發明十二平均律。巴哈為了證明平均律的可行性及藝術性才創作了這兩個曲集。結果證明平均律在鍵盤上是可接受的,而這兩個曲集也成為鍵盤樂器的「舊約聖經」。
巴赫與羽管鍵琴
今日我們所說的大鍵琴即是羽管鍵琴。大鍵琴也是木框製造,它的發聲原理是用羽毛的翎管去撥銅絃,產生有點類似古典吉他的音響。因為絃的張力不大,故而和聲效果比鋼琴好。這也是巴洛克時代用大鍵琴給數字低音配和聲的緣故。巴哈除了在所有的合奏音樂中用大鍵琴作伴奏之外,也喜愛為它寫作協奏曲。
巴赫的大鍵琴協奏曲
巴哈也為大鍵琴寫作了 14 首協奏曲,其中有一些是從他所作別類樂器的協奏曲改寫而來。但許多原樂器的樂譜都已佚失,只保留了大鍵琴的版本,可見巴赫對於大鍵琴協奏曲的鍾愛。這些大鍵琴協奏曲,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鍵盤協奏曲之一,因為甚至可以說是鋼琴協奏曲的前身。從他到他兒子們對鍵盤協奏曲的重視,才有影響接下來莫札特等古典樂派對鋼琴協奏曲的發展,至今成為最受歡迎的樂器協奏曲之一。
巴赫之所以會動筆寫這些協奏曲,是因為他在 1729 左右起,擔任萊比錫 (Leipzig) 音樂協會 Collegium Musicum 的會長。在這裡他在創作上沒有任何壓力,可以自由地去實驗新的音樂形式。因而他決定探索鍵盤協奏曲這個未被踏過的領域,將原有寫過的器樂協奏曲,改編為大鍵琴協奏曲。
巴赫第一號大鍵琴協奏曲
第一號大鍵琴協奏曲據信是根據已佚失的 D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改來,而這首協奏曲也被他改編在清唱劇中的管風琴協奏曲。這首 D 小調協奏曲,算是巴赫的大鍵琴協奏曲裡規模最大的一首。原來的小提琴音型變成華彩的大鍵琴音樂,相當具有挑戰性。擔任協奏的弦樂團用相當複音的風格來伴隨大鍵琴,有時候甚至十分獨立。
第一樂章 快板
主題是齊奏的旋律,個性十分鮮明。大鍵琴的技術性音型為往後的同類協奏曲、以及日後的所有鍵盤協奏曲奠定基礎。弦樂不但伴奏大鍵琴有時也以競奏的風格與大鍵琴對抗。高、低音部也常獨立地以卡農方式進行,甚至兩部小提琴也常作對答式的回應。
第二樂章 慢板
整個樂章建立在低音緩慢的音型上,大鍵琴的左手幾乎完全與數字低音一致。右手部分常有幻想曲風的音型變奏,充分展現大鍵琴纖細的性格。
第三樂章 快板
典型的巴洛克快板樂章。樂團大致重疊大鍵琴的音樂,間或作一些織度的變化,在少數的聲部中變換配器。整個樂團有時也與大鍵琴作對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thosMusic 的頭像
    EthosMusic

    優質音樂

    EthosMus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